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酒業

李永軍:適應時代發展才能生存下來

2019年01月03日14:51 | 來源:人民網-食品頻道
小字號

在北京的前門大街上,有一座古朴低調的刺繡藝術館,館內的展品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蘇繡。這座藝術館由蘇繡傳承人姚惠芬與永新華韻文化產業集團合作,其內工藝品銷售業績連月提升。這種傳承人出手藝,集團出資金,讓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煥發勃勃生機的新模式,就是永新華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永軍帶領集團正致力於探索的“1+2+N平台架構”。

不斷調整適應尋找發展空間

永新華集團的“1+2+N平台架構”指的是一個國際非遺大數據庫,非遺博覽園、特色小鎮兩大系列平台,與N個非遺展覽中心、演藝中心、研發中心、培訓中心等若干配套項目呼應支撐。

打造這樣的平台架構與永新華集團一直以來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管理理念密不可分。李永軍指出,有一句話叫適者生存。企業能夠經歷幾十年的考驗,持續健康發展,無論政策如何變遷,都隻有適合時代發展,才能生存下來。生存下來才有機會、才有機遇。“我們這一代人趕上了好時機。”李永軍說,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不斷出台政策,也在不斷調整政策。做企業一定要結合政策不斷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機會和空間,不斷調整發展方向。

李永軍從1987年創業做設備安裝開始,到2002年逐漸轉向了地產,到2009年左右,轉向金融投資,再到現在做非遺的保護與傳承。永新華集團在他的帶領下一直不停地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適應時代變遷。“至少要用看待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眼光看企業的發展和調整戰略。”

做企業要有利於社會有利於市場

之所以選擇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永新華集團發展的主線,李永軍有著自己的考慮。他認為,企業家做事業,首先要講究對社會的影響。不是能賺多少錢,或者經濟上取得多大的發展,而是要有利於社會,有利於市場,特別是在未來能把它當成事業傳承下去。

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就是一種有待傳承的技藝。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將它們發揚光大,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有益於社會發展的事情可以做。比如永新華在做非遺保護時發現很多技藝存在於偏遠落后地區,有些因為經濟原因甚至瀕臨失傳。這樣的項目之所以傳承不下去就是因為失去了市場,年輕人對古老的手工藝不認可。像這樣的項目就是需要保護,需要精准扶貧的項目,可通過基金會提供一部分資金支持。當然僅憑一部分資金還不夠,最重要的是要幫助傳承人打造空間和環境,引導他們學會創新,將手工藝品與產業相結合,真正盤活市場,變成活態化。這樣才能進入良性循環,不僅改善傳承人的生活質量,還能讓非遺得到傳承和保護。

“我們做這個事情,一是從長遠考慮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二是用產業理念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企業家首先要有帶頭作用、引領作用。”李永軍說,企業家要承擔責任,這種責任不僅是對企業自身的,也是對整個社會的。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有很多工匠。工匠精神需要傳承。

做事情要持之以恆要自信

李永軍將自己30年的發展進行了總結與年輕人分享。他認為想要取得成功,首先是要學會堅持,持之以恆,一點點去做,腳踏實地。李永軍對自己,對企業的要求就是八個字:正直,無私、真誠,堅韌。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要想著賺快錢,一定要沉下來,要堅持。中國很多做得非常好的企業,沒有哪家是一天、一年甚至三五年做出來的。沒有二十年的積澱,不可能成長出一家國際化的大企業。

第二,做企業要自信。你認為這件事行,就一定能成。你認為這件事可以做,那就把它當做一生事業來做,一定能成功。在發展過程中,每家企業都有問題,每家企業都會面臨困難,要自信、正確地面對。

第三,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在面臨問題時,一定要學會及時創新改變。想學著別人走的路,自己沒有出路。隻有結合企業和個人自身優勢去尋找創新的路,創新的項目,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就像最初永新華決定要做非遺這件事的時候並沒有老師,也沒有人知道應該如何去做。通過五年中不斷整合、挖掘、開發、創新,去摸索,如今也終於找到了自己接下來要走的路。解決暫時的困難,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的信心,靠自己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和方式。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高奕楠、權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