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酒业

“文化茅台”走进非洲启示:民族品牌应理直气壮走向世界

2017年12月15日21: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小字号

11月15日至26日,茅台集团“香遇金色非洲——文化茅台走向‘一带一路’品牌推介活动”代表团,先后访问南非、纳米比亚和莫桑比克三国。作为茅台在非洲的首次品牌推介,这次活动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为茅台集团实现全球化转型、打造国际一流企业新征程迈出重要一步。

以2015年金奖百年纪念为发端,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品牌,茅台自信而勇敢地“走出去”,以品牌文化推介为主题,在旧金山、莫斯科、米兰、汉堡等地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让世界通过茅台这个窗口,看到了今天中国民族品牌的强大文化自信和发展自信。这一系列“跨洋行动”,提振了行业自信,拓展了行业视野,引领了行业风气。传播中国文化,传播中国价值观,作为优秀民族品牌的茅台,理直气壮地走向世界。

 香遇金色非洲”,充分展示了文化茅台的独特魅力

11月17日始于好望角的“香遇金色非洲——文化茅台走向‘一带一路’品牌推介活动”,充分展示了文化茅台的多彩魅力。非洲因此对茅台有了全新的认识,茅台也对非洲市场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非洲之行是自2015年金奖百年纪念、茅台全面加速全球拓展以来,所开展的一系列海外品牌推介活动中,又一次声势宏大、收效卓著的海外推介活动。活动现场,茅台联手华为、海信等10多家在非中资企业,共同签署了《非洲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共同发展联盟倡议》。同日举办的高端商务会谈,众多南非政商界重量级嘉宾亲临现场,茅台亦收到开普敦政府所赠的象征祝福与期望的“金钥匙”。

在纳米比亚和莫桑比克,茅台同样收获不菲。在尚无项目投资的莫桑比克,茅台捐资300万元人民币,为当地一所小学新建教室和办公室,并增设一批文体设施,充分彰显了茅台的大品牌公益形象。

非洲之行极大提升了茅台在非洲政商界及华人华侨中的影响力,为下一步互利共赢、实现更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只有走出去、走进去,才会有共鸣与认同

非洲资源丰富,近年来发展迅速,壳牌、ABB、GE、华为、海信等世界知名企业都争相进入当地市场。茅台要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不能也不该缺席非洲。

上世纪末期,贵州茅台酒开始陆续进入非洲。直到2015年,贵州茅台酒仅在南非、纳米比亚有两家经销商。到2017年之前,茅台进出口公司还从未踏足非洲大陆进行过实地调研。此次的非洲推介之行,无论是南非,还是纳米比亚,又或者莫桑比克,无不感到当地民众和华人华侨的热情,以及当地政商两界的盛情。

通过非洲之行,令茅台深刻感受到,非洲及非洲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看到了非洲对优质中国品牌产品的巨大需求。茅台理应有更大的品牌自信和文化自信,传播对世界的认知,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海外发展,茅台应该展现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大的勇气

走出去,国有企业义不容辞。一直以来,中国与非洲,传统友谊深入人心,务实合作硕果累累。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始终相互支持、紧密合作。

身为国有企业,茅台有责任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坚定的响应者。陆上丝绸之路驼铃摇动时,茅台以枸酱之名,第一次掀开神秘面纱;海上丝绸之路展帆破浪时,茅台有了最早的工业化萌芽,并开创了独具特色的酿造工艺。如今,茅台已成为全球极品酒领袖,应当挑起开拓者的时代担当,才是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民族品牌要有全球胸襟和视野。自今年4月超过帝亚吉欧之后,茅台继续保持了强劲的上升势头。无论是品牌价值,还是股票总市值,茅台都持续位居全球烈酒第一。2016和2017年,茅台连续两年荣登全球烈酒品牌价值50强榜首,2017年品牌价值达115.48亿美元,比第二位尊尼获加高出70亿美元。股票总市值则超过8000亿元,并曾突破9000亿元。此外,净利润、营业收入和总资产等指标也都位居世界前列。

茅台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民族品牌的文化背书。也正因为此,茅台更需要走上全球舞台,彰显文化影响力。唯有积极更新思维,瞄准国际标准,全面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增强国酒品牌传播力、影响力,才能勇立时代潮头,成就产融结合的国际一流酒业集团。

文化传播是品牌推介的更高形态。这次非洲之行,茅台集团明确地提出了“不是去卖酒,而是去传播文化”的要求。茅台作为历史悠远的传统民族品牌,传播国酒文化、发扬国酒事业,是比产品营销更重的责任。茅台一向坚持文化营销理念,开拓全球市场,更要以传播文化为先导。

非洲和中国距离遥远,诸多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首先是要找到文化的契合点。事实上,这次非洲行,许多引发共鸣的亮点,都来自于文化的碰撞。中国和非洲的民间文化交流,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

一串响亮口号,不如一次切实行动。切实行动比什么都重要。在非洲系列推介活动之前,茅台举行了2017年度国酒茅台海外经销商大会,第一次把海外经销商代表集体请回了“家”里,希望进一步强化品牌自信和文化认同。在这个会议上,大家形成共识,对茅台坚持了25年的进出口原则作出重大调整:不再单纯要求量变,而要追求品类更加均衡的质变;从单向的出口,变为进出口双向并重,全面拓展合作空间;从单一的推广策略,升级为灵活多变的“一地一策”,以更好地适应当地消费文化。

把非洲作为茅台新全球战略的开局落子,茅台集团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茅台的海外推广,亚洲占了一半,欧洲约占26%、美洲约占12%,而非洲和大洋洲占比微乎其微,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非洲市场潜力巨大,不仅仅在于它与中国有格外深厚的友谊基础,更在于它与世界主流酒类消费市场有相同的基调。深耕非洲,将为茅台推进全球化布局提供难得的经验和样本;再则,非洲亦有优秀的其他酒类产品资源和丰富的运营经验。三人行必有我师,非洲必将成为茅台拓宽经营范围、打造复合型酒类企业的优质合作伙伴。这次非洲之行,是茅台积极打破思维拓展视野的结果,是继续发扬踏实作风的回馈。

 瞄准国际标准、对标全球品牌,构建文化营销新体系

构建世界级品牌的文化传播体系。商道即文明之道。精诚所至,则挚友满天下。任何消费行为都构建在文化认同之上。贵州茅台作为品牌和独特文化工艺的高附加值产品,必须将品牌推广和文化提升作为在非洲营销的重点。首先,要让当地消费者知道贵州茅台,了解茅台文化,从贵州茅台酒独特的生产工艺中,产生对贵州茅台酒的购买欲望。与此同时,要充分尊重非洲本土的多元文化,在产品的包装设计、品牌的宣传推广上,契合非洲当地的法律法规、风俗文化。第三,要支持经销商,以人力资源本土化来熟悉当地市场,增加当地就业率。以此让“陌生”和遥远的茅台,变成让非洲“熟悉”和亲近的茅台。

构建世界级品牌的共享共赢机制。建立更大覆盖面的利益共享机制,是茅台能否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

首先要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赢。贵州茅台在国内和众多合作伙伴相融共生,并取得极大成功。进入陌生的非洲市场,与代理商、零售商、消费者甚至竞争者之间,必须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其次要与社区共享利益、共同成长。仅仅是商业合作的共赢机制是不够的。茅台多年来的经验表明,企业和社区的共赢机制,将构建强有力的生态系统,赋予企业强大的发展动力。

公益投入,将成为茅台深耕非洲的助推器。在莫桑比克的马普托,茅台援建卡腾贝小学的奠基仪式,也是茅台在非洲开启公益投入的奠基式。茅台不仅承担了建设这座小学的责任,还主动承担了维护的工作,使之成为茅台在非洲的一面旗帜和茅台与非洲人民深厚友谊的见证。贵州茅台作为国有企业,不光有经济责任,更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社会责任。因此,贵州茅台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希望能更好地发挥企业的社会效益,牢记本土化意识,主动为当地发展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第三要与其他中资企业携手共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影响力,给茅台耕耘非洲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正面树品牌的同时,茅台还将采取借船出海的策略,通过与当地中资机构、跨国公司的广泛合作来提升自己。

让非洲成为茅台海外市场新高地。非洲对茅台切入全球主流酒类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样本价值。好望角是重要的海路枢纽。浩落洋面,舟行穿梭无分昼夜;互联网信息传播瞬息可达,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物流、人潮、资金,熙攘交通。茅台在非洲取得成功,将形成广泛的辐射效应。

非洲大陆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不仅是蓬勃发展的新兴市场,也吸引着大量国际游客。这里的烈酒销售,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既有本土消费市场的庞大体量,也有旅游市场的特殊构架。非洲塞舌尔风景秀丽,全境50%以上地区被辟为自然保护区,享有“旅游者天堂”的美誉,旅游业为第一大经济支柱。旅游者来自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南非、俄罗斯、阿联酋、中国等地。这些旅游者,都是贵州茅台酒潜在的目标消费者。在非洲感受到美妙的茅台消费体验,会经由这些旅行者带回到他们的家乡,形成广泛的口碑效应。这是高效率的品牌传播路径。

久久为功,树立海外市场品牌高度。只有继续加大调研力度,踏踏实实做好基础工作,优选经销商,合理布局销售网络,才能实现对非洲市场的新突破。新的认知对茅台做好非洲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看到非洲的机遇和挑战,也要正视非洲的风险和困难。

茅台全面加速海外推广,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仅以非洲为例,2015年以前,茅台在非洲仅有2家经销商,分别位于南非和纳米比亚。不到两年的时间,茅台在非洲已经有了8家经销商,覆盖的国家包括南非、纳米比亚、莫桑比克、多哥、毛里求斯,销售额为1154.74万美元,占贵州茅台酒海外市场销售额的3.65%。

据悉,2018年,茅台将进一步扩大非洲的拓展步伐,争取将经销商数量提高到12家以上,覆盖到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塞舌尔等国家,并鼓励经销商增强对周边市场的辐射力度,影响到非洲南部、西部、中部更广阔的领域。

未来5年,贵州茅台将沿着中资企业发展足迹而行,途经印度洋、大西洋进入到中资企业投资较多的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南非、纳米比亚、安哥拉、加纳、尼日利亚等国家,进入各大市场和销售网点,通过华人和当地经销商渠道进一步开拓市场,合理布局销售网络。全力拓展当地主流市场的同时,亦不忘华人消费群体,双管齐下、双轮驱动,必然会取得茅台在非洲市场格局的全面突破。

行稳方能致远。茅台将用自己的努力证明,有着国有企业和传统产业双重角色的茅台,有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扮演好中国名片的角色,为中华复兴之路贡献茅台力量。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权娟、赵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