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酒业

《梦之蓝·国家宝藏》热播,掀起国宝守护热潮

2019年01月18日17:32 | 来源:人民网-食品频道
小字号

27位流量明星大咖,27件尊贵国宝重器,一对一守护;9大博物馆之间“时空轮转”,每期节目都“移步换景”,带观众领略9种国宝风情……因为央视在文博领域精益求精地探索和深耕,《梦之蓝·国家宝藏》已成为文化节目蓝海中的“新标杆”。

“纯原创”、“别人抄不来”、“只有央视才能制作的节目”……《梦之蓝·国家宝藏》自12月份开播以来,已经在观众群体中引发了现象级的关注。连续六期节目的情绪渲染,《梦之蓝·国家宝藏》凭借着良好的口碑,已成为目前一段时间内央视流量的第一入口。

以国宝观巍巍华夏,开创文博类综艺新气象

巍巍华夏、泱泱大国,文化博大精深这点毋庸置疑,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原貌虽不可重现,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从凝结着古人智慧的结晶——文物上窥得三两分当年的繁盛。很显然,这是这档综艺节目制作的初衷。

作为一档央视大型原创节目,《梦之蓝·国家宝藏》开创了文博类综艺新气象。其独创之处在于,实现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属于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它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

在具体的呈现形式上,《梦之蓝·国家宝藏》通过邀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故事。特约张国立作为串联整季节目的嘉宾,以“《国家宝藏》特展”001号讲解员的身份出现,而9家博物馆馆长更将组成“国宝守护联盟”,为节目提供指引和支持。

通过灯光变幻营造出五千年时空重叠,古今碰撞的文化磁场,用时尚现代的综艺表达,激活深沉古老的国宝故事。寥寥25字的《上阳台帖》,赞颂了王屋山高耸之势,又称赞了司马承祯的为人,诗仙李白的狂放潇洒跃然纸上;聂耳那把演奏过《义勇军进行曲》的小提琴,虽很朴素,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赤子国魂,唤起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

“为身为华夏儿女自豪!我们的民族如此优秀!”“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还做华夏人!”连续六期节目以来,《梦之蓝·国家宝藏》深赚人气,收获了无数好评。中国人对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总是有别样的热情和情怀,不管是什么时候,尤其是当《梦之蓝·国家宝藏》唤起国家共鸣的时候,所有中国人都是一腔热血。

梦之蓝保驾护航,致敬文物保护“匠人传奇”

在《国家宝藏》舞台效果下,每件国宝都光鲜亮丽、绚丽动人。殊不知,这些“瑰宝精华”跨越了几千年的漫漫长河,也穿越了数朝数代战火纷飞的洗礼,不论是数目还是外观都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它们得以呈现在《国家宝藏》舞台上,依赖修复,也靠保护。

明星嘉宾扮演“国宝守护人”,终究只是“前世传奇”的一种情境再现,配合着个人的戏剧化演绎。真正将国宝保护和修复的技术活儿传承下来的,还是那些甘坐冷板凳、皓首穷经一生的文物工作者、科研工作者,他们虽然一直活跃在幕后,但是比演绎“前世传奇”的明星嘉宾更打动人。

这种“冷板凳”精神,搭载梦之蓝“致敬”核心内涵,引发了全国上下的集体共鸣。一路走来,从春节的“致敬家人”,到父亲节的“致敬父爱”,再从建军节的“致敬老兵”,到教师节“致敬教师”,“敬我最尊敬的人”这一情感内涵已经深深注入梦之蓝的肌理,梦之蓝也成为国民情感的纽带。

今天,梦之蓝以全新的切口切入文化节目,为《国家宝藏》这档内蕴深厚的节目保驾护航。在央视和故宫博物院这两大文化体强强联手的另一档节目——《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我们看到:文物修复者们用神奇的双手,将一件件破碎不堪的文物修复得毫无破绽,因为他们的“妙手回春”,这些国宝最终才能活跃在《国家宝藏》的镜头里。网友@我滴个神就表示:“看完这期《国家宝藏》,再去补《我在故宫修文物》,一起食用,效果会更好哟!”

守护国宝如此,酿酒亦如是。众所周知,梦之蓝作为顶级白酒品牌,悉数产自洋河最珍稀的老窖池,其中酿造梦之蓝M9的窖池,窖龄更是长达600年之久。从古至今,罗氏作为洋河古窖“守护者”,串起洋河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每代罗氏传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矜矜业业守护洋河的窖池群。

直至今日,罗氏第22代传人还在重复着这样的工作。22代,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已经延续了600多年。在这600多年里,每一天都小心翼翼却又深情满满,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着这群古老的窖池。无论是保护国宝重器,还是守护明清窖池,所谓“择一事,终一生”大抵如此。

发力文化IP,“文化生态圈”格局日渐清晰

央视和洋河这对“金牌搭档”在文化层面的合作,不止《梦之蓝·国家宝藏》这一处。早先《梦之蓝·经典咏流传》第一季热播,洋河搭配央视气质,一度引领“文化过年”潮流;《梦之蓝·国家宝藏》档期过后,《梦之蓝·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又将于春节正式上线。两季《梦之蓝·经典咏流传》之间,正好形成了一个闭环。

梦之蓝大品牌和央视大平台频频擦除火花,蹦出一颗颗绚丽的文化火种,其目的当然不言而喻:要打造出一个唤醒文化记忆、号召文化传承的“文化生态圈”。

“生态圈”的构想,在洋河时常提起的“苏酒生态圈”概念中可见一斑。洋河股份董事长王耀曾提到:“未来再谈竞争,谈的不再是一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所在圈子里的竞争力。对于白酒产业来说,除了共享、共建、合作、共赢,做大行业格局之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打造生态圈,良性互补。”

洋河对于文化传承、文化打造、文化创新的一系列动作,逐渐形成了生态圈、生态链的发展态势。从酒文化资源到酒文化需求,再从酒文化IP到文化产业,洋河迈出的每一步几乎都蕴藏着大学问、大智慧:连续多年举办封藏大典,从文化、价值观等层面推动了白酒事业向前发展;通过开窖节,用传承文化的仪式吸引无数目光;打造出洋河、双沟两个4A级文化体验旅游景区,将酒厂转变成为文化旅游、情怀旅游、健康旅游的目的地……

随着对文化的理解日渐加深,洋河不再局限于狭义的酒文化层面,而是开始涉足更广义的文化范畴,“文化生态圈”的格局也逐渐显现。无论是《梦之蓝·国家宝藏》,还是《梦之蓝·经典咏流传》,洋河都与央视同台联袂,把处于野生、沉睡和散漫状态的、天然矿产式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成具有较强传播力文化产品,培育出有实力、可持续的大国文化品牌。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聂丛笑、杨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