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酒业

16位院士齐聚赤水河谷,最强大脑加持智慧茅台

2019年04月29日08:42 | 来源:人民网-食品频道
小字号

4月24至26三日,1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智慧团走进茅台。4月25日,“传统固态发酵产业高质量发展院士论坛”在茅台集团举行。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王焱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王焱说,自去年9月始,茅台便积极向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寻求技术支持和帮助。历经半年筹备,“院士贵州行”终于如约成行。

如何在坚守品质的同时,高质量推进“从手艺到技术”的现代化工业蜕变?茅台需要突破核心技术攻关,寻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

王焱坦诚“交底”,茅台近年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新理念,从生产源头抓品质,以文化服务树品牌,保持了稳健有序的良好发展态势,“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战略成效不断显现。同时,“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我们也面临着传统酿造机理研究关键技术瓶颈有待突破、生态环境负荷不断加重、绿色发展体系不够完善等系列问题,迫切需要相关领域顶级智库的技术支持。”

论坛现场,曲久辉院士回忆童年与茅台酒香的初相见,直言对茅台“向往”多时,而今茅台品牌益发深入人心,飘香四海,令国人为傲,更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

曲久辉院士解读了如何建立水环境质量提升、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安全保障的协同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治理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孙宝国院士展示了中国白酒文化的独特优势,并给出别具一格的酒文化解读,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宴宾馈友、孝敬长辈,处处都有酒的身影,茅台酒独特的收藏性,更是令人难以割舍;

庞国芳院士介绍了信息化引领食品安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

宋宝安院士则给出了环境与农药绿色发展的前沿视角;

还有陈坚院士对于生物技术领域的烧脑解读……

五位院士依次做精彩报告,从水源保护、白酒文化、粮食安全、生物技术等方面,论述前沿思想和科技成果,展示出科技迭代对世界的重塑,更给出充满想象力的产业未来方向。

院士报告从科学的角度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环境不断变化,老经验难以解决新问题。发酵产业包含的不可知和复杂性,是横亘在整个行业面前的巨大难题。

多年来,茅台持续投入巨额资金,力求解读盲区,也因此成就了众多行业领先: 茅台最早把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并为白酒的香型划分和分香型评比做了原始启动和基础性的促进;茅台最早探索实践和提出白酒勾兑的基本概念;茅台最早探索、研究、提出饮茅台酒与健康的关系;茅台率先建立白酒酿造国家级技术中心,以及国家认可的白酒检测实验室,率先建立微生物菌种基因库,成功获得绿色、有机、原产地三大认证;茅台还拥有白酒行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从事固态发酵研究的院士工作站……

王焱表示,传统固态发酵产业高质量发展院士论坛将成为一个契机,开启茅台集团与中国工程院的全面、开放、长效合作机制,助推茅台不断提升开放创新思维和技术攻关能力,促进院士研究成果在茅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共赢,进一步夯实茅台酒质量基础、保护好茅台酒酿造生态环境、处理好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更为助力传统发酵食品产业升级,提供有益探索。

要解开发酵奥秘,除了科技别无他途。茅台正在落地大数据技术为主导的“智慧茅台”等项目,推进从生产制造、供应链,到质量管控、服务等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大数据、智能制造、生物科技等等前沿技术,悄悄把过去的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院士论坛嘉宾合影

岳国君、陈坚两位院士分别以《基于大数据的发酵工业智能制造》《现代生物技术与白酒酿造》为题作专题报告,与茅台员工分享前沿科技并零距离互动。

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有感而言:“茅台身在山谷,但思维要站上山顶。传统不等于保守,更不等于僵化,适者生存,才能成为优秀传统。”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崔元苑、许心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